技术文章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实验误区:忽视无氨水,让你的总磷 / 总氮结果全失真

实验误区:忽视无氨水,让你的总磷 / 总氮结果全失真

更新时间:2025-09-17

浏览次数:4


在总磷、总氮水质测定中,用普通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替代无氨水,是极易被忽视的实验误区,却会直接导致检测结果全面失真,让数据失去参考价值。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非无氨水含有的杂质会严重干扰实验反应体系。

总氮测定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 - 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用水中的氨氮会在高温消解时与过硫酸钾反应,转化为硝酸盐氮。这些额外的硝酸盐氮会叠加到待测水样的测定值中,导致总氮结果系统性偏高。对于低浓度水样,这种干扰可能使测定值远超真实值,甚至出现 “未检出" 变为 “超标" 的误判。
总磷测定虽不直接受氨氮影响,但普通用水中伴随氨氮存在的磷酸盐杂质,会直接计入水样总磷含量。更关键的是,非无氨水的纯度不足,可能含有的有机物会与钼酸盐显色剂反应,生成干扰色团,影响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读数,导致总磷结果忽高忽低,重复性极差。
普通纯水的氨氮和含磷杂质来源广泛,可能是水源本身携带,也可能来自蒸馏器材质溶出或空气中氨的溶解,其含量往往足以干扰检测。而无氨水通过加酸蒸馏、离子交换等工艺,可将氨氮含量降至 0.02mg/L 以下,从源头消除干扰。
HJ 636-2018、HJ 671-2013 等国标明确要求,总磷、总氮测定必须使用无氨水。忽视这一要求,看似节省了制备无氨水的步骤,实则让整个实验沦为无效操作。唯有严格选用无氨水,才能守住数据准确性的第一道防线。


分享到

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