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章
预算有限,优先保证 COD氨氮总磷这三项指标精度,该如何选择仪器?
预算有限且优先保障COD、氨氮、总磷三项核心指标时,选择仪器需聚焦“核心功能达标+成本可控+少额外投入”,结合TE-700Plus型一体化便携水质多参数检测系统的特性,可按以下逻辑决策:首先,优先确认仪器对三项指标的检测能力与合规性。TE-700Plus明确符合《HJT399—2007》(COD)、《HJ535-2009》(氨氮)、《GB11893-89》(总磷)国标方法,检测范围覆盖常见场景(COD2-20000mg/L、氨氮0-150mg/L、总磷0-100mg/L),无...
+
-
技术文章
总氯检测仪能直接用来检测余氯吗?两者有什么关联和区别?
核心结论:普通总氯检测仪不能直接检测余氯,仅支持双项目(余氯+总氯)检测的设备(如TE-80多功能水质测定仪)可分别检测,二者需针对性检测程序或试剂。一、二者关联组成包含:总氯=余氯(游离性余氯,如HClO、ClO⁻)+化合性余氯(氯胺等),余氯是总氯的核心活性成分。来源一致:均来自水体加氯消毒(如自来水厂、泳池消毒),是消毒后的残留产物。目标互补:余氯反映“实时消毒效果”,总氯反映“是否产生无效氯(化合氯)”,共同评估水质安全,避免消毒不足或副产物超标。二、核心区别维度余氯...
+
-
技术文章
同时检测色度和浊度,有可以一机两用的水质检测仪吗?
一、天尔TE-80多功能水质测定仪(高性价比)作为兼具实用性与精准度的设备,它支持色度、浊度双参数同步检测,满足“一机两用”需求。其色度检测范围为0.0-50.0°/0-500°,采用国标铂-钴标准比色法;浊度检测范围0-20NTU/0-200NTU,通过散/透射光法实现,检测准确度≤±5%,重复性≤±2%,数据可靠。设备搭载5英寸高清触摸屏,嵌入操作步骤指引,内置工作曲线与干扰补偿算法,可屏蔽光衰、水样色度交叉干扰。且支持双电源供电(内置锂电池+...
+
-
技术文章
检测污水中氨氮总磷,该选实验室台式检测仪还是便携式检测仪?
天尔品牌的实验室台式与便携式检测仪,核心差异在应用场景适配性,需结合检测需求选择,两者均符合《HJ535-2009》《GB11893-89》等国标,氨氮/总磷检测准确度≤±5%、重复性≤±2%,基础性能达标。若为固定实验室批量检测,选台式检测仪(如TE-5000Plus)。其采用分光光度法+电极法双技术,支持360°旋转比色管(消除管差)、10mm/30mm比色皿检测,18孔双温区消解模块可批量处理水样,8寸高清屏搭配数据合理性判断功能,能存储10...
+
-
技术文章
氨氮测定仪校准曲线线性差:试剂还是操作的问题?
在氨氮检测中,校准曲线线性差会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而试剂与操作是两大核心影响因素,需逐一排查定位问题根源。从试剂角度来看,首先要检查试剂纯度是否达标。若氨氮测定所用的氯化铵标准品、纳氏试剂或水杨酸等关键试剂纯度不足,含有杂质,会导致标准溶液实际浓度与理论值偏差,进而使校准点数据偏离预期,破坏曲线线性。其次是试剂配制环节,若未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操作,比如溶解标准品时水温不当、定容时视线未与刻度线平齐,或试剂混合顺序错误(如纳氏试剂配制时碱液与汞盐添加顺序颠倒),都会导致试剂...
+
-
技术文章
COD 检测方法对比:重铬酸钾法与快速消解法结果差异的关键成因
COD检测中,重铬酸钾法(国标经典法)与快速消解法的结果差异,核心源于消解效率、试剂体系、干扰控制、取样代表性四大关键维度的设计差异,具体成因如下:一是消解条件决定的氧化性质不同。经典法采用170-175℃回流2小时,高温长时环境能充分破坏难降解有机物(如长链脂肪酸、多环芳烃)的化学键,实现全氧化;而快速消解法多为165℃恒温10-30分钟,短时间内仅能高效氧化易降解组分(如碳水化合物),对难降解有机物氧化不充分。例如化工废水(含苯系物)中,快速法结果可能比经典法低15%-3...
+
-
技术文章
总氮检测空白值偏高怎么办?5 大核心原因剖析及实用解决方法
总氮检测中空白值需控制在≤0.030Abs,若超出标准,会直接导致测定结果虚高,需从以下5个核心环节排查并解决:试剂纯度不达标:过硫酸钾、氢氧化钠含氮杂质(如铵盐、硝酸盐),消解后转化为待测组分。解决方法:优先选用优级纯试剂,过硫酸钾可通过重结晶提纯——将其溶于50℃无氨水中至饱和,冷却至室温结晶,过滤后用无氨水洗涤2次,烘干后使用,可降低杂质氮含量。实验用水含氮污染:蒸馏水或超纯水储存不当,吸收空气中氨或混入含氮杂质。解决方法:使用新鲜制备的无氨水,或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
+
-
技术文章
避坑指南:过硫酸钾纯度不达标,会给总磷测定结果带来多大误差?
在总磷测定中,过硫酸钾纯度不达标会直接引发系统性误差,误差幅度可从10%到100%以上,严重偏离实际值,核心误差来源及影响程度如下:一是空白值偏高导致的“正向误差”。总磷测定需以空白溶液校正基线,若过硫酸钾含磷杂质(如纯度98%以下产品常含0.001%-0.005%磷),消解后会转化为正磷酸盐,使空白吸光度从合格值(≤0.03Abs)升至0.05-0.1Abs。以地表水总磷(0.05-0.1mg/L)为例,空白误差会让测定结果虚高30%-80%,如实际值0.05mg/L的水样...
+
-
技术文章
氨氮测定 | 纳氏试剂为何要现配现用?关键影响解析
在氨氮测定的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中,“纳氏试剂必须现配现用”是实验操作的铁律。这一要求并非繁琐规定,而是由试剂本身的化学特性决定,直接关系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其关键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核心层面。首先,纳氏试剂稳定性极差,放置后易发生分解与变质。纳氏试剂主要成分是(K₂HgI₄),在水溶液中并非稳定存在,尤其在光照、温度波动或储存容器材质影响下,易分解产生汞的氧化物沉淀。这些棕红色沉淀会悬浮于试剂中,不仅降低有效成分浓度,还会在分光光度测定时产生光散射,干扰吸光度读数,导致...
+
-
技术文章
实验误区:忽视无氨水,让你的总磷 / 总氮结果全失真
在总磷、总氮水质测定中,用普通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替代无氨水,是极易被忽视的实验误区,却会直接导致检测结果全面失真,让数据失去参考价值。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非无氨水含有的杂质会严重干扰实验反应体系。总氮测定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用水中的氨氮会在高温消解时与过硫酸钾反应,转化为硝酸盐氮。这些额外的硝酸盐氮会叠加到待测水样的测定值中,导致总氮结果系统性偏高。对于低浓度水样,这种干扰可能使测定值远超真实值,甚至出现“未检出”变为“超标”的误判。总磷测定虽不直接受氨氮...
+
-
技术文章
水质测定仪 | COD 空白样可以重复使用吗?
COD空白样不可以重复使用,其核心原因在于空白样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COD测定结果的可靠性,重复使用会引入严重误差,导致数据失真。以下从空白样的作用、重复使用的风险及规范操作要求三方面具体说明:一、COD空白样的核心作用COD(化学需氧量)测定中,空白样通常指“不含待测水样,但其他处理步骤(如加入硫酸、重铬酸钾、硫酸银催化剂等试剂,经历加热回流、冷却、滴定等全过程)与待测样一致的试剂体系”。其核心功能是扣除实验背景干扰:抵消试剂本身(如硫酸中的还原性杂质)、实验用水(如蒸馏水中...
+
-
技术文章
消除消解液浑浊影响,提升 COD 检测准确性的实操方法是什么?
消解后溶液浑浊是COD检测中导致读数偏高的常见问题,其核心成因是悬浮颗粒物对光的散射干扰或颗粒物本身含可氧化成分。以下实操方法可有效消除影响:一、样品预处理优化针对含大量悬浮物的水样,消解前需强化预处理。采用离心分离法时,以4000r/min转速离心10-15分钟,取上清液检测,可去除90%以上粒径大于2μm的颗粒物。若离心效果不佳,可联用滤膜过滤法,选用0.45μm玻璃纤维滤膜,过滤前用蒸馏水润洗滤膜3次,避免滤膜本身引入误差。对于高浊度工业废水,可先加入1-2滴10%硫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