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08
浏览次数:7
在余氯检测过程中,水样的多种情况会对检测结果造成显著影响,具体如下:
pH值:水样的pH值对余氯测量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当pH值小于5或大于10时。余氯由溶解氯气、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组成,其比例随pH值变化。在pH 5-7范围内,次氯酸浓度较高,干扰最小;超出此范围,测量误差可能增大。
温度:水样温度变化会影响余氯的溶解度和扩散速度,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一般认为,温度每升高1℃,测量值可能增加约5%。较理想的水样温度应在15-20℃之间,超出此范围需进行温度补偿或控制水样温度。
氨氮浓度:水中氨氮浓度偏高时,氯气会与氨氮反应生成氯胺,导致加氯量提高但余氯反而降低的现象(即折点加氯)。此时需增加氯量以突破折点,否则余氯检测结果会偏低。
压力与流速:在电极法检测中,水样压力过大或流速过快会使电极来不及反应,导致测量值降低;压力过小或流速过慢则会使样水中次氯酸等得不到及时补充,降低灵敏度。需控制水样压力与流速在合理范围内。
化学干扰物质:水样中存在的其他氯化物、氧化剂(如二氧化氯、臭氧、过氧化氢)或还原剂(如亚硝酸根、铁离子、铜离子)等物质可能与余氯发生反应,干扰检测结果。例如,高浓度氯离子可能导致读数偏高,而某些金属离子则可能通过掩蔽剂消除干扰。